9月11日下午遵义股票配资,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召开干部大会,宣布省委、省政府的任职决定:张正红同志任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罕见发声,称《通胀削减法》出台后美国违规大量提供光伏补贴,扭曲全球光伏市场。
事实上,这只是中国光伏产业国际化发展所面临挑战的一个缩影。美国政府调整对中国301关税的政策内容,光伏电池、组件等多类产品税率确认将提高。
然而,国际化是中国光伏产业不得不走的一条路。国内光伏企业布局海外市场起步较早,但更多地局限于销售环节,海外产能布局重视不足。
今年年中,由于美国对中国企业东南亚产能的干预,借道东南亚向美国出口光伏产品的通道被切断。光伏厂商也重新审视海外布局,既意识到去海外产能集中的弊端,也着手更大范围推动海外产能建设,出海从1.0阶段迈向2.0阶段。
多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伏企业出海进入2.0时代,意味着企业投资模式将更具灵活性,企业要注重推行从生产、产品开发及营销的全价值链本土化。另外,业内人士建议出海企业走出去不要扎堆,可在“一带一路”沿线分散布局。
出海现新挑战
“近期,美国频繁指责中国新能源行业存在大量补贴,自己却通过实施排他性、歧视性的补贴政策,大肆扩张自身产能,是典型的‘双重标准’行径,将导致美国光伏产业出现‘产能过剩’,冲击全球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近期发布的文章中指出,美国高筑保护主义院墙,采取多重贸易限制手段,层层加码设置光伏关税壁垒。
同时,通过《通胀削减法》和《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等法案,实施排他性、歧视性的产业政策,向其本土光伏产业提供大规模涉嫌违反多边规则的补贴,严重扭曲全球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的市场化运行。
《通胀削减法》实施后,美国计划建设的光伏产能大幅增长。据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统计,2026年美国光伏组件产能将超过120GW,是届时本土光伏装机需求的3倍。
《通胀削减法》只是中国光伏产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面临挑战的冰山一角,此法案直接导致全球多个光伏企业赴美投资建厂。类似的,为摆脱对中国光伏制造业的依赖,欧盟、印度等均制定了构筑本土供应链的计划,对中国光伏制造业形成潜在挑战。
与此同时,各种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近日,美国政府调整对中国301关税的政策内容,其中对光伏电池、组件税率与5月公布的行政复审结果相同,确定从25%调整至50%,本次301关税的规范产品额外新增了中国出口的多晶硅与单晶硅片,征收税率为50%。
记者注意到,过去以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4国为首的东南亚地区是中国光伏制造布局全球的基地,在美国反规避调查的背景下,中国光伏企业位于东南亚的产能面临生存困难。为应对形势变化,中国光伏企业投资建厂的目的地更为多样,不少企业选择与欧美、中东、土耳其、非洲、印度等地区绑定。
一名一线组件厂商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包括欧美、印度等地的贸易壁垒日益加强,中国企业在海外布局产能需更加谨慎。
该负责人认为,应将政策变化和自身实际相结合,从多个维度综合评判投资可行性,包括市场、政策风险、国家信用、基础设施、产业链完备度、能源价格、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确保运营的可持续性。“同时,坚持均衡的全球化布局,以最大程度减少政策风险,快速抓住市场需求轮动机会。”
抱团走出去
在贸易环境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光伏企业海外产能布局正经历一轮大迁徙。
一位多环节布局的龙头厂商人士向记者表示,中国光伏企业已经开始考虑包含与本土企业共同投资、出海建厂等新的发展方式建设全球化产能,部分头部企业已陆续公布在美国、中东、越南等地的新建产能计划,不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出海情况。
由于较低的政治风险、良好的外交关系、开放的商业规则,中东成为中国抢滩海外的“新热土”,近期钧达股份、协鑫科技等多家光伏企业相继宣布在中东地区发展的新动态,TCL中环、天合光能等企业也曾相继披露出海中东的规划。
例如,晶科能源计划在沙特成立合资公司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总投资约合9.85亿美元,主要资金来源为合资公司自有或自筹资金。TCL中环计划在沙特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建设年产20GW光伏晶体晶片工厂,总投资预计约20.8亿美元。
此外,多家企业表达了加码海外布局的意愿。例如,通威股份提到,公司一直对产能出海的机会保持高度关注和积极研究,前期相关团队也进行过多次调研,并持续围绕海外贸易政策、生产要素稳定性、产业配套、投资强度、合作模式等机遇与挑战进行全方位论证。
一名硅料龙头厂商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当前,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中国光伏全面出海成为必然。与此同时,欧美、印度等国愈发重视本国的产业链自主性与可控性,不断挥起的“关税大棒”倒逼中国光伏从取道东南亚的“曲线出海”向全面出海转变,从单一的技术、产品出海,向包括设备、原材料等在内的产业链抱团出海转变。
该负责人预计,3年到5年内中国光伏行业将完成第一阶段的全产业链出海,面向美国、欧洲、东南亚、印度、中东、北非、南美等全球重点区域,汲取第一阶段的出海经验教训,合理利用WTO规则,建立全球化运营新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美国市场壁垒较高,但较高的毛利仍然吸引厂商进驻。最近晶科能源的佛罗里达州工厂获得美国税收抵免,标志着中国光伏企业首次在美国获得清洁能源项目的激励。此外,阿特斯、晶澳、隆基都宣布在美国建厂。
据天合光能介绍,公司今年在美国市场的出货目标是4.5GW以上,同时加快推进美国基地相关设施的建设,预计年内实现投产。
迈向2.0阶段
上述龙头厂商人士向记者判断,未来可以进一步借助我国推动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谋能源转型发展蓝图,充分发挥“一带一路”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优势。
以光伏继续助力设施联通,使得相应国家和地区逐渐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建成更加可持续和安全可靠的能源基础设施,最终实现“一带一路”经济不断的正向循环。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吕锦标也持类似观点,他向记者表示,借道东南亚规避美国对中国光伏的限制最终被封禁,给我们的启示是走出去不要扎堆,可以在“一带一路”方向分散布局。
“走出去最重要的是评估防范政治风险,比较可行的是和国际资本或当地国家核心资本合作,输出中国企业的技术管理和产业链配套优势。”吕锦标特别强调,中国之外,没有第二个地区有中国光伏制造完整的具备竞争优势的全产业链配套。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全球制造1.0时代的特点是全资公司生产的产品定向供应特定市场,而非本地使用;全球制造2.0时代,晶科能源将采用灵活、柔性的合作模式,全球化营销与本地化制造结合,向全球输出技术、专利、经验、服务,复制其强大的生产制造体系和品质保障,和合作伙伴深度捆绑、资源协同、优势互补、共赢市场。
据钱晶介绍,出海2.0时代,企业投资模式将更灵活,可采取双方或多方合资,可以利用资本入股、技术入股、管理入股、资源入股等多种形式,站在本土巨人的肩膀,借力使力,资源协同联动;同时,推行全价值链本土化,生产、产品开发及营销等所有环节都逐步本土化。
当然,出海2.0时代也有新的挑战,上述一线厂商人士就提醒,中国光伏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战略与投资部署。在投资海外市场前充分评估当地投资风险和发现潜在问题,避免项目一经投资后由于政策转变导致资本浪费。同时,持续投入研发,提升光伏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性价比,以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
此外,还应通过参与或建立国际合作平台,与海外光伏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共同开发市场;建立和完善合规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的国际业务符合国际及当地法律法规要求,并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原标题:新变化!光伏巨头抱团出海遵义股票配资,迈向2.0阶段!
]article_adlist-->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天眼查平台_股票配资平台查询_天眼查正规配资平台观点